组培苗培养与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组织培养;项目五组培苗培养与管理;【知识点】

组培易发问题的原因与调控措施

组培苗培养条件,组培苗的特点,组培苗驯化方法

【技能点】

能解决组培易发问题,培养健壮组培苗

会进行组培苗移栽养护

素质要求:培养学生无菌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具有任务执行力,规范操作、注意安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一、组培苗培养

1、培养程序

1)初代培养

指在组培过程中,最初建立的外植体无菌培养阶段,即无菌接种完成后,外植体在适宜的光、温、气等条件下被诱导成无菌短枝(或称茎梢)、不定芽(丛生芽)、胚状体或原球茎的过程。也称为诱导培养。

由于外植体来源复杂,又携带较多的杂菌,初代培养一般是比较困难的,是植物组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2)继代培养

将初代培养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芽、苗、胚状体或原球茎等重新分割,接种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增殖扩繁的培养过程称为继代培养,也称增殖培养。

通过初代培养多获得的不定芽、无菌短枝、胚状体或原球茎等无菌材料被称为中间繁殖体。中间繁殖体可以按几何系数扩繁。;例如:2株苗为基础,每棵苗的繁殖系数为3(即一株苗剪成3段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每段又形成3株苗),那么经过10代繁殖,将生成多少株苗?

2×310=118096;3)壮苗与生根

壮苗培养

生根培养:NAA和IBA是最常用于诱导生根的生长素,使用浓度一般为0.1-10.0mg/L。;2、组培苗培养条件

1)温度:培养室内的温度通常是控制在25±2℃。

2)光照:植物所需的光照强度为1000-5000lx,培养室每日光照10-16h。

3)湿度:容器内的湿度常可保持在100%,培养室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70%--80%之间。

4)通气:在固体培养中,不要把培养物全部埋入培养基内,以避免氧气不足。培养室要适当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的通气状况,每次通风后要进行一次消毒,避免引起培养物污染。

;1.试管苗培养条件。

2.培养程序。;啊??;二、组培污染的原因及防治

组培常见问题

;1、培养基污染来源与防治;(2)细菌污染;防治:

1、接种前,洗手,用70%酒精棉球擦???双手;戴口罩,不说话,防止呼吸时呼出的细菌所引起;每接一瓶材料后用酒精擦手指。;防治:

2、提高外植体灭菌技术,选取带菌少的材料,微生物少的季节和时间。

3、每个培养周期不宜过长。

4、培养瓶容器的封口类型。;防治:

5、接种用的工具每接一瓶至少要灼烧灭菌一次。

6、凡是污染材料,均要高压蒸汽灭菌,或用70%酒精杀菌,降低污染源。;(2)真菌污染;防治:

1、无菌室内安装空气循环过滤装置,通过紫外线照射灭菌。

2、超净工作台提前开机20min以达到空气的充分过滤灭菌。

3、接种,用70%酒精棉球擦拭双手,戴口罩,不聊天;每接一瓶后用酒精擦手指。;4、接种时要严格操作,接种工具要烧红,不碰触任何物品,打开瓶盖时动作要轻及去掉瓶塞后瓶子应拿成斜角等。

5、培养瓶容器的封口类型。

6、每个培养周期不宜过长。

7、凡是污染材料先高原蒸汽灭菌,或用70%酒精杀菌,降低污染源。

8、培养室安装净化设备,并勤开紫外灯灭菌,以及酒精喷雾和冰醋酸熏蒸灭菌。;

提问;2、培养常见问题及对策

1)污染

所谓污染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基的表面滋生大量菌斑,造成培养材料不能生长和发育的现象。;(1)污染识别

若污染菌类是零星分散在培养基中,则可确定是人为引起的污染。

若从培养基以下开始长菌,发生时间较早,且有从里向外的趋势,则说明是切口引起的污染。;若是外植体带菌,菌类从材料的培养基以上部位长起,且发生在5天以后,则说明是材料带的内生菌。;(2)来源

材料表面消毒不彻底,植物材料带入培养过程。

植物内生菌随材料带入培养过程。

无菌操作过程中外界环境进入培养容器造成。;(3)种类

细菌性污染:培养基某一位置或培养材料周围出现黏液状或浑浊的水渍状痕,有时呈现发酵状泡沫。接种后1-2天可见。

真菌性污染:培养基污染部位发霉,颜色黝黑、白、黄等。接种后3-5天或更长时间出现。;(4)污染的防止

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幼嫩材料、温室材料、清洁材料、草本材料、中午阳光最强时的材料带菌少。

严格灭菌:对难灭菌材料采用多次灭菌法,对材料内部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来解决。;污染的防止

合理安排繁殖程序:将获得的无菌培养物一部分保存起来,分批繁殖和复检后再提供给大规模生产。

操作规范:培养室要求清洁、密闭、接种室要经常用紫外线照射、冰乙酸熏蒸、70%酒精喷雾杀菌等。;2)褐变

褐变(又称褐化)是指培养材料向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