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辉P2P文件传输实现.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华信软件学院

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课程名称:

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1480020

所在班级:

6班

学号:姓名:

梁国辉

课题名称:

基于C++的P2P文件传输

任课教师:

魏立华

完成时间:

2013年3月-2013年6月

绪论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基于C++的P2P文件传输,在这次合作中我主要负责Winsock网络程序设计以及Socket的建立和使用,系统的详细设计是我们三人共同完成的每个人的完成渠道也略有不同。下面是我通过查找资料所了解的关于P2P的相关背景以及知识内容介绍。如下:

1.P2P相关背景

一般计算和因特网特殊计算的历史演进:因特网边界计算:如SETI@home和其它分布式计算系统

内容共享的社会方面:如Napster音乐和其他文件/内容共享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改良

大型机-桌面PC-便携机-手持设备()

使通信和协同变得更方便

P2P软件结构:如JXTA,.NET

开发的P2P算法:如Gnutella,FreeNet

2.P2P之目标:满足应用需要

共享/削减本钱:Napster共享文件空间,SETI@home聚合未用资源

改良可扩展性/可靠性:对缺乏很强中心授权的自治对等端这点尤为重要

资源聚合与互操作能力

增加自治

动态性;资源动态进入或离开系统

实现Ad-hoc通信和协同,动态的理念和结果

P2P解决方案

所有的计算机系统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

分布式可进一步划分为C/S和P2P模式

C/S模式可划分为

扁平:所有的客户端仅仅和单个效劳器(含重复效劳器)通信,如传统的中间件

分层:提高可扩展性,某层的效劳器又作为更高层的客户端

4.故障适应力

P2P主要目标之一是防止中心点失效

尽管大多数纯P2P已经做到,不过是通过生成多主机和多网络来面对如下失效:断开,不可达,别离和节点失效(无线比有线企业网表现更厉害)

Genome@home在连接的Peers上执行分割计算,当某些Peers因链路断连而消失,希望计算继续;消失Peers再现后,能合并原来结果继续计算吗

5.交互能力

交互需求,系统

怎样知道它能交互

怎样通信,用何协议:Sockets,MessageorHTTP

怎样交换请求和数据,在高层执行任务,交换文件或搜索数据

怎样知道它在更高层协议是兼容的,如一个系统能依赖另一系统适当搜索一些信息吗

怎样通告并维护同级平安,QOS和可靠性

P2P工作组从Ad-hoc到Grid聚集开发者

JXTA是交互操作方法的开放源代码

目录

TOC\o1-3\h\z\u

第一章Winsock网络程序设计技术

1.1Winsock简介.................................................1

1.2Winsock通信机制.............................................2

第二章Socket的建立和使用

2.1建立一个Socket..............................................5

2.2配置一个Socket..............................................6

2.3使用Socket..................................................7

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

3.1系统总体设计..................................................8

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9

3.2.1效劳器模块..............................................9

3.2.2客户端模块.............................................13

3.2.3界面显示模块...........................................14

P2P的性能问题

4.1P2P的系统目标以及带来的信息平安问题.........................

结论

附录

第一章Winsock网络程序设计技术

1.1Winsock简介

为了方便网络编程,Microsoft联合了其他几家公司共同制定了一套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6],即WindowsSockets标准,它不是一种网络协议,而是一套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Windows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