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pdfVIP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提示一定的区域,是指连续的区域,中间不能有间隔(地理隔离),如两个湖泊,这是两个区域。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适用于逐个计数

非常困难的种群。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1.“两看法”选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草本植物。

(2)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222

(3)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100m,灌木为16m,草本植物为1m。

(4)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例如对于方形地块常用五点取样法,狭长地块常用等距取样法。

(5)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

右”的原则。

1/4

3.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

标记重

捕法

(1)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

间。

(2)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期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个体总数再次捕获个体数

(3)计算公式:=

初次捕获开标记个体数重捕的标记个体数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包括数学公式和曲线图两种表现形式。

提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

精确。

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1.种群的"J"形增长

(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

(2)数学模型

t

①数学公式:N=N.λ(N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表示时间,N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

t00t

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要点(1)种群的增长率=λ-1,“J”型曲线增长率是不变的。

(2)①λ1时,种群密度增大;②λ=1时,种群密度稳定不变;③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②曲线图:

(3)特点:增长率大于1并且不变,增长速率增加。种群数量以一定倍数连续增长。

名师指导:种群的“J”形增长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一般在实验室条件下或当一个种群刚迁入新环境时可能出现,但在

自然生态系统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资源和空间不可能是无限的。

2.种群的“S"形增长

(1)产生原因:自然界的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

(2)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3)数学模型:

2/4

(4)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保持相对稳定。

种群的数量呈“S”形增长,这是由于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多,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天敌数量增多),导致出生

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要点(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

文档评论(0)

【名校真题共享】涵盖小学至研究生,科目齐全。提供历年真题、模拟试卷、解析答案及高频考点分析。拥有教育界资深团队,平均教龄超10年,深谙考试趋势。不仅限于数学、英语,还包括理化生、文史政及专业科目。附加个性化学习计划定制,助您高效备考。一键获取,提升成绩,我们是您升学路上的坚实后盾。欢迎各界学子访问交流,开启学霸模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