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生态文明,健康发展-2024年高考作文12大话题押题预测.pdf

专题11 生态文明,健康发展-2024年高考作文12大话题押题预测.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1生态文明,健康发展

【话题解读】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贵在行动,重在坚持。不断增强全民节

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就一定能早

日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一直以来,气候变化都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生存的问题,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我们只有一个地

球。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不止发于“声”,还需践于“行”。以中国为例,过去数十年,保护地

球环境的脚步从未停下。我们欣喜地看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

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持久开展国土绿化”“修复海

洋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国家正在为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付诸努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千年生息,生于流域之滨,养于厚土之上。文明

与生态,沿着同一条命脉延伸于历史的沟壑之中。我们不能求得一个焕然新生的世界,就要懂得护

她安危无忧。不要让世界的明媚被污浊的颜色覆盖,而要好好守护我们仍存的净土。事实上,每一

个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垃圾分类,变废为宝;随手关水,节约水

资源;购买节能电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出行,减少大气污染;不使用一次性餐盒或一次性筷子,

减碳减塑;多种一棵树,为地球增绿;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

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定信心、

携手同行,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我们就一定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

更加美好的世界!

1、预测理由:

生态兴则文明兴

曾经,工业文明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滚滚而来,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

坏、资源严重消耗等问题。如果我们仍不注重生态文明保护,地球资源可能会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消耗殆

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结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正是彰显了全球携手同

心,改善地球生态系统的决心与努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反刍过往,警醒未来。共创绿色未

来,你我责无旁贷。雨果曾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自然给予了我们丰沛的

资源,而我们却在无尽的索取中让它在千疮百孔中哭泣;自然赋予了我们最盎然的生机,我们却在游目骋

怀的嬉游中让它在污浊的垃圾中残喘窒息。天地本与我并生,万物当与我为一。敬畏自然,善待万物,是

人类的最高修养,铺就人类通向未来的和谐之路。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

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

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指天空,也指天道,还指自然大道,

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科院院上、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我要尖锐

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

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

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

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

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入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

回归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

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

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这就是生态文明科学观。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

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联合国的一系列文件产生的意义就在这里。社会追求发展,发展是硬

道理,但是发展要有科学观,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竭泽而渔是错误的,急功近利,不管

未来也是错误的。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不言自明。要树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伦理价值观,对自

然也要有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4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